童医同行|手部游戏,专注神器!简单有趣的训练让孩子大脑更聪明!

大家好,我是发育行为儿科的颜华医生。
很多家长在面诊时跟我说,自己的孩子总是坐不住,缺乏耐心,似乎只有在玩手机时才能稍微专注一会儿。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,持续的专注力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。
大家可以回想一下,上一次你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是什么时候?我的一位同事说,她最近一次“忘记时间和空间”,是因为玩手机太投入而坐过了地铁站……是不是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?似乎除了玩手机,其他时候都很难集中注意力。
大人都如此,孩子们的情况更不容乐观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孩子们每天都被海量信息包围,信息越多,专注力反而越容易被削弱。然而,深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需要专注力的支撑。
今天,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简单、有趣且容易坚持的方法以帮助培养孩子专注力。
在发育行为领域,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“精细动作控制(Fine Motor Control)”,指的是使用小肌肉群(主要是手部、手指等)进行精确、协调的动作。从简单的捡树叶、扣纽扣,到复杂的手工艺品制作、乐器演奏,都属于这个范畴。
简单来说,精细动作训练就是——多动手!
动手越多
大脑就越专注、越聪明
精细动作控制涉及大脑的多个区域,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和小脑,这些区域也负责专注力和执行功能。通过精细动作训练,可以强化这些脑区的神经网络连接,从而提升专注力。此外,精细动作需要手眼协调和感觉统合,这些过程能增强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,进而提高专注力。更重要的是,完成精细动作任务需要持续的注意力,这种训练有助于延长孩子的专注时长。

-
实验中目标距离手越近,人受干扰的程度就越轻
研究发现,我们的大脑对手有天然的“偏爱”。当物品被放在双手附近,尤其是双手之间时,大脑对物品的注意力会更集中。实验中,目标距离手越近,人受干扰的程度就越轻。这说明,双手的活动与专注力密切相关。
如何通过锻炼双手来提升专注力呢?
有些家长问,孩子每天写作业是不是就够了?虽然写作业确实涉及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,但仅仅依靠书写可能过于单调。下面我推荐几个既能锻炼大脑、提升专注力,又让孩子乐在其中的活动:
1. 积木和拼图
积木、乐高和拼图都是对大脑和双手均有益的活动。研究表明,拼图过程需要动用多种视觉空间认知能力,与感知、短期记忆、反应速度和灵活性高度相关。拼搭不仅能让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,还是练习认知能力和大脑反应能力的绝佳方式。甚至有研究人员建议,拼图应像体育运动一样,作为预防认知衰老的手段。
2. 手工活动
手工活动能让人快速进入沉浸和专注的状态,同时对缓解压力和增强放松也有重要作用。适合孩子的项目包括:写手账、数字油画、手工卡包、DIY装饰画等。
3. 学习一种乐器
演奏乐器对手部来说是相当复杂的任务,对大脑来说更是全方位的挑战,涉及视觉、触觉、听觉、反应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。研究表明,乐器训练不仅能提升手部控制力,还能通过增加灰质体积、增强白质纤维束、重组脑区功能和优化神经网络等方式,引发大脑宏观结构的变化,从而进一步提升认知和运动能力。如果孩子对某种乐器感兴趣,不妨鼓励他们尝试。
专注力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“软实力”之一,提高专注力就像吃饭一样重要。然而,专注力没有“顿悟”,它的提升需要日复一日的引导和培养。家长需要倾注耐心,帮助孩子将“专注”的品质植根于他们的生命中,陪伴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。
最后,我总结了一些当下孩子们喜欢的、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活动清单,大家可以收藏起来,找到孩子感兴趣的项目。
手部锻炼活动清单:
-
串珠子
-
剪纸
-
写手账
-
临摹字帖
-
转笔
-
玩魔方
-
给水果削皮
-
给猫猫狗狗梳毛、剪指甲
-
弹拇指琴
-
每周整理一个抽屉
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们在玩乐中提升专注力,变得更聪明、更优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