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总尿床?超过这个年龄一定要去医院检查!

虎头虎脑、呆萌可爱的5岁男孩小明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,家里当医生的姨奶奶听说读学前班的小明还时不时会有尿床,急忙带他到肾病专科检查,结果诊断为儿童遗尿症。小明的爸爸妈妈都懵了,孩子偶尔尿尿床不很正常吗,这也能是疾病?

“儿童遗尿症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一起来听听易著文教授怎么说!
唯嘉儿科名医部内科
一级主任医师/教授/博士生导师
易著文
荣誉资质:
*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国之名医
*首批湘雅名医,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主任、儿科学研究所所长
*原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,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,国际儿科肾脏病学会理事
*荣获中华医学会首届中国儿科医师奖
*主编《儿科学教材(第六版)》、《小儿临床肾脏病学》等21部教材和专著
儿童遗尿症并不罕见!
原发性遗尿症在小学儿童中的患病率为4%~6%。2017年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调查全国5~18岁儿童遗尿状况,结果发现遗尿总发病率为4.8%。据统计大约有16%的5岁儿童、10%的7岁儿童和5%的11~12岁儿童患有遗尿症。虽然每年有15%的儿童可以自然痊愈,但有0.5%~2%的儿童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期。
原发性遗尿症的病因
1
遗传因素
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儿童遗尿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性,约50%以上的原发性遗尿症有阳性家族史,儿童双亲的一方或双方均可能有遗尿史,提示遗尿为一遗传相关性疾病。
2
儿童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失调
正常儿童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存在日少夜多的周期性节律。在遗尿儿童中,这种节律存在紊乱甚至颠倒。遗尿症儿童由于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较低,使儿童夜间产生大量低渗尿液,成为原发性遗尿症的重要病因之一。
3
睡眠过深
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在睡眠中因难以感受膀胱膨胀等外界刺激而觉醒。遗尿症儿童比同龄儿童唤醒尤为困难。
4
膀胱功能不良
原发性遗尿症的膀胱功能异常主要包括:逼尿肌不稳定、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、不同形式的逼尿肌与括约肌不协调以及梗阻型排尿类型。在遗尿症儿童中,部分儿童仅出现夜间膀胱功能不良,而另一部分儿童亦伴有白天膀胱功能不良症状,如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等。在膀胱功能不良的各种类型中,夜间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与原发性遗尿症关系尤为密切。
5
心理学因素及发育延迟
原发性遗尿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,心理学因素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,譬如临床上常见遗尿症的儿童因家长责骂而表现为遗尿症状加重;在治疗中,情绪好、自信心强的儿童遗尿往往易于得到控制。另外,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延迟也是原发性遗尿症的病因之一。不少遗尿症儿童常伴有生长迟滞、认知障碍、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协调性差等。
儿童遗尿症的危害
遗尿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,会使儿童产生心理障碍,变得自卑、焦虑、胆小。久而久之,则会表现为性格内向、孤僻、容易发怒等。睡眠昏沉、难以觉醒为遗尿症的突出表现,处于学龄期的儿童很有可能出现学习困难,注意力不集中、好动或不能久坐、上课走神等现象,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及其发育,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身体发育。

儿童遗尿症如何治疗?
遗尿是一种疾病,对儿童和家庭是有害的。遗尿的儿童是需要就医治疗的,可以到儿童遗尿疾病定点诊治医疗单位就医。
对于单纯性夜遗尿症儿童,可在遗尿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去氨加压素或采用尿床报警器治疗。也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,药物加针灸、推拿、遗尿敷贴或扶阳罐等治疗。绝大多数(98%以上)遗尿症的儿童是可以治好的。对于难治性遗尿症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价其病因,作出相应诊治处理。
儿童遗尿症不治疗会好吗?
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发育不断完善,儿童遗尿症每年约有15%的儿童可能自然痊愈。但持续遗尿是会明显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,家长千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。一旦因频繁遗尿造成儿童产生自卑、焦虑、胆小等心理障碍,或表现为性格内向、孤僻等影响到儿童的社交活动能力,或导致注意力不集中、学习困难,就已为时过晚。所以儿童遗尿症一旦明确诊断,就需及时就医治疗。

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,遗尿不是儿童的错,遗尿是一种疾病,遗尿的儿童往往思想包袱很重,容易自卑,在治疗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当着外人和儿童的面经常提及儿童的病情,更不要随意批评、嘲笑儿童,或表现出一脸嫌弃、不耐烦的样子。多鼓励和表扬儿童会增强儿童的自信心,更有利于遗尿病情的好转。

文字原创:易著文
编辑整理:龙吟芸
文字审核:颜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