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必修课,塑造儿童社交小达人
涛涛今年3岁了,刚上幼儿园小班。开学一周后,幼儿园老师就给妈妈反馈说涛涛上课哭闹、不守规矩,不认真吃饭,也不礼让排队,音乐课也跟不上节奏。
这让父母很是着急,带涛涛去医院看了医生,做了评估和检查。检查结果显示涛涛智力发育商为边缘状态,语言、个人-社交这两个区域发育商不达标,提示为发育迟缓。
根据涛涛的情况,医生建议通过IC活动课来促进涛涛全面发育和能力提升。那么,什么是IC活动课呢?
人是社会的人,儿童发育存在社会化发育,是要融入社会,并最终走向社会的。社群、社区、之家,即社会交往交流活动。个人要融入环境(适应性),拥有社交活动(个人-社交)、交流互动(语言作为工具)。所以,儿童IC活动课侧重于提升儿童的语言和社会交流能力,提高自我照顾能力,帮助儿童适应和融入社会环境。
一般来说,IC活动课适于2-6岁(尤其2-4岁)儿童,实际上从儿童可以稳步走路(1.5岁左右)就可以进入IC教室了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正从行走、向大肢体运动发展,并处于秩序、感官、动作、语言、社会规范、精细事物的敏感期,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。同时,也处于无意识吸收性心智阶段,会通过周围环境吸收语言、行为、品格和文化等信息。这个阶段也是儿童语言爆发期,从积累到爆发,进而促进语言的发展。
IC活动课准备了丰富的日常生活操作教具,让儿童学会照顾自己、照顾他人和环境。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、表达能力、社交能力,建立自信心、责任心,从而帮助儿童形成内在的安全感、秩序感。
课程从感觉动作、自我照顾、语言、社会交往、常规与步骤、和平的氛围六大区域来准备环境与教具,为儿童带来丰富的感官刺激,使儿童的感受更加真实、直观。同时,也为儿童进入幼儿园或小学的社会环境做准备。
因此,IC活动课会通过团体小组活动传递给儿童语言及文化的教育,课程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,让儿童学会照顾自己、照顾环境,从而达成自我构建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IC活动课教室是依据儿童的需求而建立的,在这个年龄段儿童需要家庭以外的环境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。环境的准备必须是适合儿童发展独立性、秩序,并能让他们获得很多感官信息。环境里的东西必须是和儿童的身体成比例的,这样可以允许儿童发展自尊、自信和自我依赖。
在环境的“工作”设置中,儿童是积极参与者,成人(训练师)的角色是环境创设者、儿童活动观察者与示范者、生理与心理的培养者,引导、帮助儿童与环境进行连接。儿童会在这些“工作”中学会选择,并承担选择的结果。在教室里,儿童都会有独立自由的工作时间,乐于“工作”并从中获得内在的满足,有秩序感、自发的纪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,懂得尊重与关爱他人,爱护环境。
儿童的身心发展分阶段,社交的发展同样如此。儿童首先要对自我有足够的了解,然后才能去了解他人,探索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,构建健康的社交关系。
IC活动课教室将生活中的组织协作以及时间的作用融入课程中,使其更具生活气息和真实化。课程重点并不是儿童日常的喂养和照顾,而是更多地开始帮助儿童发展各种技能,全面完善儿童的手眼协调、感官、语言、认知等发展,培养儿童的专注力、独立性等能力。
唯嘉儿科儿童早期发展促进中心在国内知名的儿童保健、儿童康复、儿童心理等学科专家、教授的指导下,组织优秀训练师资,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,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,以中国文化为底蕴,为儿童创设尊重、自由、有序而又真实的探索环境。
选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物品,以游戏的形式,发掘儿童的天性,让儿童自由表达、自由想象,感官得到丰富的刺激。通过创意搭配和角色体验,融合儿童内在的力量,实现意识的自主探索,学会分享、感恩,培养团结合作意识,建构完善的人格。培养具备“学会生活、学会共处、学会探索”的身心健康、新时代儿童,为儿童拥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奠定基础,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。